首页 - 神途礼包 > 互联网的起源

互联网的起源

发布于:2024-10-01 作者:admin 阅读:91

一互联网的起源源于阿帕网

1968 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组建了一个计算机网,名为 (英文 的缩写,又称“阿帕”网)。按央视的数据,新生的“阿帕”网获得了国会批准的 520 万美元的筹备金及两亿美元的项目总预算,是当年中国国家外汇储备的 3 倍。时逢美苏冷战,美国国防部认为,如果仅有一个集中的军事指挥中心,万一被苏联摧毁,全国的军事指挥将处于瘫痪状态,所以需要设计一个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他点仍能正常工作,而这些分散的点又能通过某种形式的通信网取得联系。

1969 年,“阿帕”网之一期投入使用,有 4 个节点,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位于各个结点的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一年后“阿帕”网扩大到 15 个节点。1973 年,“阿帕”网跨越大西洋利用卫星技术与英国、挪威实现连接,扩展到了世界范围。

互联网就萌芽于此。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互联网起源于美苏冷战。

小故事

互联网发送的之一个信息是“L”和“O”

1969 年 10 月 29 日晚上 10 点 30 分,克兰罗克在洛杉矶向在斯坦福的比尔·杜瓦传递信息。这是一个包含五个字母的单词 Login,意思是“登录”。在打入“Lo”后,系统死机了,仪表显示传输系统突然崩溃,通信无法继续进行,世界上之一次互联网络的通信试验仅仅传送了两个字母“Lo”。

成为互联网

1975 年,“阿帕”网由美国国防部通信处接管。在全球,已有大量新的网络出现,如计算机科学研究网络( ,CSNET)、加拿大网络( CDnet)、因时网( It's Time , )等。

1982 年中期“阿帕”网被停用过一段时间,直到 1983 年“阿帕”网被分成两部分,即用于军事和国防部门的军事网()以及用于民间的“阿帕”网版本。用于民间的“阿帕”网改名为互联网。

在同一年,“阿帕”网的 TCP/IP 协议在众多网络通信协议中最终胜出,成为我们至今共同遵循的网络传输控制协议。

TCP/IP( / )即传输控制协议 / 因特网协议,又名网络通信协议,是 最基本的协议、 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 IP 协议和传输层的 TCP 协议组成(来源于百度百科)。TCP/IP 协议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从此,全球的通信设施用上了同一种语言。

1991 年 8 月 6 日,蒂姆·伯纳斯·李将万维网项目简介的文章贴上了 alt. 资讯组,通常我们认为这一天万维网公共服务在互联网上首次亮相。万维网是我们熟知的环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WWW)的缩写,有时我们也称之为“Web”或“W3”,中文名字为“万维网”“环球网”等。WWW 可以让 Web 客户端(常用浏览器)访问浏览 Web 服务器上的页面。

HTTP( ,超文本传送协议)则定义了 Web 客户端怎样向万维网服务器请求万维网文档,以及服务器怎样把文档传送给浏览器。HTTP 提供了访问超文本信息的功能,是 Web 浏览器和 Web 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

与 HTTP 一同构成计算机间交换信息所使用的语言的还包括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为“网页创建和其他可在网页浏览器中看到的信息”设计的一种标记语言(来源于 *** )。“超文本”是指页面内可以包含图片、链接,甚至音乐、程序等非文字元素。

小故事

免费的万维网

1993 年 4 月 30 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宣布万维网对任何人免费开放,并不收取任何费用。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放弃了专利申请,将自己的创造无偿地贡献给人类。

中国互联网

1987 年 9 月 20 日 20 点 55 分,按照 TCP/IP 协议,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成功发送了中国之一封电子邮件,这封邮件以英德两种文字书写,内容是“: the we can reach every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计算机网络已经成功连接。

在此后,中国用了近 7 年的时间真正接入互联网。这七年标志性的事件包括:

——1988 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 X.25 协议,使本单位的 成为西欧中心 的延伸,实现了计算机国际远程联网以及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

——1989 年 11 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简称 NCFC)正式启动,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实施。

——1990 年 11 月 28 日,中国注册了国际顶级域名 CN,在国际互联网上有了自己的唯一标识。最初,该域名服务器架设在卡尔斯鲁厄大学计算机中心,直到 1994 年才移交给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1992 年 12 月,清华大学校园网(TUNET)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中国之一个采用 TCP/IP 体系结构的校园网。

——1993 年 3 月 2 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 64K 专线,正式开通中国连入 的之一根专线。

——1994 年 4 月 20 日,中国实现与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成为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 77 个国家。

互联网之父 1

1来源于百度百科。

互联网之父不是指某一人,这一美称被先后授予多人。世界公认的互联网之父有罗伯特·泰勒、拉里·罗伯茨、蒂姆·伯纳斯·李、温顿·瑟夫、罗伯特·卡恩等人。

蒂姆·伯纳斯·李

蒂姆·伯纳斯·李爵士(1955 年出生于英国)是万维网的发明者、互联网之父、英王功绩勋章获得者、不列颠帝国勋章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9 年 3 月他正式提出万维网的设想;1990 年 12 月 25 日他在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里开发出了世界上之一个网页浏览器。他是关注万维网发展的万维网联盟的创始人,并获得世界多国授予的各种荣誉。他最杰出的成就是把免费万维网的构想推广到全世界,让万维网科技获得迅速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

温顿·瑟夫

温顿·瑟夫是互联网基础协议——TCP/IP 协议和互联网架构的联合设计者之一、谷歌全球副总裁、 奠基人之一。20 世纪 70 年代,温顿·瑟夫曾经参与互联网的早期开发与建设,并为此获得了“互联网之父”的美誉。

1997 年 12 月,克林顿总统向瑟夫博士和他的同事 E. Kahn 颁发了美国国家技术奖章,表彰他们对于互联网的创立和发展做出的贡献。2004 年,Kahn 和瑟夫博士因为他们在互联网协议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而荣膺美国计算机学会(ACM)颁发的图灵奖。有人将图灵奖称为“计算机科学界的诺贝尔奖”。2005 年 11 月,乔治·布什总统向 Kahn 和瑟夫博士颁发了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 *** 授予其公民的更高民事荣誉。

罗伯特·卡恩

罗伯特·卡恩是 TCP/IP 合作发明 者、互联网雏形 网络系统设计者、“信息高速公路”概念创立人、美国国家工程协会成员、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成员、美国人工智能协会成员、美国计算机协会(ACM)成员、前美国总统科技顾问。罗伯特·卡恩 1986 年创立美国全国研究创新联合会( for ,CNRI)并任主席。CNRI 是罗伯特·卡恩于 1986 年亲自领导创建的,为美国信息基础设施研究和发展提供指导和资金支持的非营利组织,同时也执行 IETF 的秘书处职能。

演讲要点

中国移动董事长 ***

在“2014 年中国TD-LTE 产业发展研讨会”的演讲

2014 年 4 月 21 日,由重庆市 *** 和中国移动集团共同主办的“2014 年中国 TD-LTE 产业发展研讨会”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会议以“移动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国内知名 4G 专家和近 400 家智能手机、物联网领域企业代表。重庆市 *** 与中国移动签署了《关于共同建设 TD-LTE 应用合作示范区的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移动董事长 *** 发表了《把握 4G 机遇,开创移动互联网新时代》的演讲,要点解读如下。

1. 移动互联网三大要素已经具备

一是智能终端。硬件性能、操作系统、APP 应用使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便携、可负担、满足多种功能的超级移动互联网载体。二是移动宽带网络。它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的移动接入体验。三是基于云计算的新型业务平台。云计算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类业务和服务共享平台和资源的方法,为用户提供随时获取、按需使用、灵活扩展的使用体验。

2. 移动互联网具有四个特征

一是移动性,是为用户随时随地提供泛地服务的基础。二是开放性,打破了边界,共享与整合。三是互动性,多终端、多场景的互动,更大程度消除信息不对称。四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是其重要来源,基于大数据的新型处理模式能够做到信息的分析、筛选和处理。

3.TD-LTE 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挥重要作用

4G 将采用 LTE 作为全球唯一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TDD 将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因为其能高效利用频谱资源;二是其非对称性,更适应移动互联网大部分应用的非对称业务特性。

TDD 与 FDD 的融合发展现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

4. TD-SCDMA 发展是 TD-LTE 的基础

TD-SCDMA 从标准、产业化到商用取得了巨大成绩,TD-S 用户已超过 2 亿,基站近 50 万个,打造了完整产业链,积累了创新经验,为形成“3G 自主创新—4G 融合—5G 引领国际”奠定基础。

5. TD-LTE 全球发展目标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中国移动牵头发起成立 GTI。2014 年全球目标是建设 80 万基站,覆盖 30 亿人口,手机出货量达 1.5 亿部。

6. 中国移动 4G 发展策略的三个关键点

一是网络,用高品质、广覆盖保障用户随时随地体验;二是终端,用全球化、规模化、低成本化终端降低用户使用门槛;三是业务,用“三新”的融合通信构建用户全新业务产品。

7. 中国移动 4G 终端的三个目标

一是推动多模多频终端发展;二是推动 4G 终端成本降低,年内将有 100~150 美元手机问世;三是推出中国移动自主品牌终端产品。

读书笔记

王建宙的《移动时代生存》

曾经听老师讲课说,评断国有企业改革成效要有历史感。不了解国企六十多年的改革史,就不可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国企改革。同理,如果不了解中国通信业、中国移动的发展史,也不可能客观、全面地评价中国通信业、评价中国移动。这是读王建宙先生的《移动时代生存》的之一个收获。第二个收获是通过回顾历史,把握通信行业运营规律,捕捉未来趋势。第三个收获则是王建宙先生多年通信行业的经验,对执掌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心得,特别是写出的很多亲身经历,给予我们宝贵的经验。

本书可以按几个主线来读。

一是中国通信业的发展史。比如 IT 的五个发展周期;又如在刚开始建设 LTE 的时候,中国通信设备企业就已经开始投入。

二是中国移动发展史以及作为曾经的掌门人对运营的一些思考。比如拿到 TD-SCDMA 牌照后对 TD-SCDMA 的五个判断;做 TD-SCDMA 的五个意义,以及当时没有起一个中文名字的遗憾;2006 年 5 月,中国移动收购凤凰卫视 19.9% 股份的情景;对飞信的发展表示可惜;多次想在互联网公司持有股份,但始终没有实现,比如一度曾经有可能和新浪微博的合作;之一例对外收购是 2005 年的香港万众 *** ,2009 年 2 月份、2012 年 2 月两次拍得 4G 频段,2012 年 4 月在香港推出 FDD LTE 服务,2012 年 12 月中国移动香港公司的 TD-LTE 网络正式交付商用,实现与 FDD LTE 融合组网;为香港万众没能参加 3G 牌照拍卖而后悔;还有中国移动做 TD-LTE 的四个目标等。

三是智能终端的发展史。从大块头的模拟 *** 到数字手机到智能手机的发展,将来发展的两个趋势,可穿戴设备发展的两个可能性,以及影响手机创新的三个重要因素。在其中发生了很多事件,比如在短信普及过程中,早期手机没有汉字输入功能,发短信通常要短信服务台帮转,有了具有汉字输入功能的手机后,才迅速普及。又如在 2009 年 5 月 17 日,投入 6 亿元,带动合作厂商同等数量开发资金启动“TD 终端专项资金联合研发项目”,六个月后有了千元的 TD-SCDMA 手机;从 2007 年 1 月 9 日发布之一代 到 2013 年 9 月 10 日 5S、5C 开始支持 TD,这个漫长过程是什么样的;2013 年年底至少有 11 家芯片供应商的 多模多频 LTE 芯片通过测试;书中引用了 2014 年 3 月 14 日《中国电子报》相关数据,以及我国在手机制造方面值得关注的问题。

四是王建宙先生个人职场生涯的回顾。比如 20 世纪 90 年代初在杭州当电信局长时,更大的愿望是人们想什么时候装 *** 就什么时候装 *** ;1994 年,之一次参观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的总部(摩托罗拉),看什么都感到新鲜;1997 年在邮电部任计划建设司司长时,由于移动 *** 用户突破了 1000 万户而感到特别高兴;1999 年 2 月份进入中国联通,直到 2004 年,全过程地参加中国联通上市过程,是一次接受国际资本市场基本知识启蒙教育的机会;在联通上市路演中,遇到的难题之一是如何说服投资者“将来大部分人都会使用手机”;2004 年 11 月到中国移动后,提出三新(新用户、新话务、新业务)战略的背景和考虑;如何说服投资者,大力投资农村市场;2005 年冬天在湖南郴州看到一个农民模样的人拿着手机很投入地打 *** ,觉得异常兴奋;实现了农村覆盖后,香港报纸刊登的王建宙先生戴着大大的眼镜、拿着大手机的漫画,看了哈哈大笑;2008 年 5 月 12 日,王建宙先生在地震救灾现场的之一感觉“人类在自然灾害前怎么会那么无力”,流转的那条最感人的短信(好吧,我看了也落泪了);听到拿着手机的农民工说,每月 5 元 30M 够用 时,能带来这么多快乐,感到愉悦;曾经对手机功能的期待是:想知道什么消息,之一时间可以在手机上看到。书中附了 2012 年 3 月 22 日他在中国移动干部大会上的退休感言全文。

书中还有一些轶事和数据。比如 1992 年杭州的 *** 号码拍卖会, 以 12.9 万元成交;1994 年深圳 *** 拍卖会 被以 65.5 万元买走;在浙江嘉兴开通亚洲之一个 G *** 网络时,嘉兴邮电徐张奎局长捧着很大的车载台,逢人便演示,还让大家试用,试用后,有人叫好,有人说还不如模拟 *** ;又如固定 *** 从 1882 年进入中国,到 1992 年,用 110 年的时间,我国内陆固定 *** 用户才突破 1000 万;移动 *** 从 1987 年,用 10 年时间,到 1997 年用户就突破1000 万户。

作为一名和中国移动一起成长的员工,书中的很多关键节点,我也亲身经历过。比如 2005 年提炼总结核心价值观,我作为一个企业文化的内训师,对这一段背景又有了新的了解;为了保证网络质量这一优势,在 2009 年 2 月启动“3G 网络质量大会战”;2009 年 8 月中国移动在北京世贸天阶正式发布 MM,当时我参加了发布会,回来后写了篇《从 MM 发布会看整合营销中公共关系传播工具“新产品发布会”运用技巧》()。

最后一个章节是对关于免费模式、哑管道、大数据等的思考。对此,王建宙先生持乐观态度——在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内,电信运营商仍面临着新的发展机会。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