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途资讯 > 【快资讯】

【快资讯】

发布于:2024-11-07 作者:admin 阅读:66

“这是我的房子,你再生气也要回我家住!”

抖音上,一位女孩分享了自己的婚姻故事。

远嫁后,她和婆婆吵架,直接被老公赶出了家门。

面对母子俩“你住的是我们家的房子”的挑衅,女孩一气之下,全款39万在无锡惠山买了一套88平的房子。

近年来,女性主义思想的进步,让女孩们拥有了可以逃离不幸婚姻的勇气。

但话说回来,不是每个女孩都有随时拿出几十万买房的能力。

于是,房价低、生活节奏慢的东北小城阜新,正在成为她们逃离魔窟的首选。

阜新的楼市是有高低之分的,细河以北属于阜新的“富人区”,整体房价在3000-4000元/平,一些高端小区的房价可以达到每平米1万元。

但富人的生活千篇一律,穷人的生活才各有特色。

前几年,继鹤岗“白菜房”走红之后,同在东北的辽宁阜新也因为低价房火了。

阜新市区内的平安西部、惠南小区,近郊的米家小区和远郊的益福园小区,聚集着大量的白菜房。

只需2-3万元,就能在这些地方买到一套近60平的房子。

据某中介介绍,在惠南小区某楼房顶层,有一间面积45平左右,售价仅1.8万元的房子。

诸如此类低价房的消息一出,一些在大城市经济压力较大、渴望拥有自己住房的年轻人,纷纷前往阜新看房、买房。

年轻人疯狂涌入阜新,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关注,使这座无人问津的东北小城知名度飙升。

2021年年末,来自湖北的熊兵以2万元的价格,在阜新南部高德买了一套顶层的40平的房子。

房子周边设施还算齐全,不远处就有一个公交站,到市中心只要20分钟,周边餐馆、学校、医院也一应俱全。

熊兵以前在湖北某网络公司做技术总监,多年来存了不少钱,在阜新生活绰绰有余,这里的生活环境也让他不愿意离开。

相比鹤岗,在阜新生活要舒服很多。

阜新的冬季不算太冷,对于不能适应极寒天气的南方人很友好,而且阜新的取暖费没有鹤岗那么高,能为购房者省下一大笔钱。

阜新距离北京约600多公里,坐高铁两个多小时就能到达,距离沈阳只有约170公里,40多分钟即可抵达。

对于需要经常往返大城市,或者有亲友在大城市的人来说,阜新出行比鹤岗更方便。

因为人少,阜新的物价也相对便宜,几块钱就能吃饱的早餐摊、随便撸串喝酒也只需两三百块的烧烤摊随处可见。

但任何城市都有它的不完美,阜新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在阜新,你能买到的白菜价房子,基本上都是回迁房。

回迁房便宜的房价背后,隐藏着这座城市难以言喻的伤痛。

阜新曾是著名的“煤都”,拥有全亚洲之一大露天煤矿,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里地位极其显赫。

在当年煤炭产业兴盛时期,大量人口聚集到阜新,居民住房需求开始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一些早期的住房建设项目开始实施,这也为后来的回迁房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001年,阜新煤矿资源趋于枯竭,辉煌的煤都自此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阜新人最不愿意听到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煤都走向没落的四年后,阜新市启动了棚户区改造工程。

棚户区改造涉及诸多居民的搬迁和安置, *** 为此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建设了很多的回迁房小区,以安置棚户区的居民。

部分回迁房建设在远离市中心的城郊,这些地方周边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所以价格相对较低。

当然,回迁房中也有周边设施配套齐全的,比如湖北人熊兵买到的房子。

回迁房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成本和工期等因素的限制,在户型、采光、通风、建材等方面都不会太理想,这些都会影响房屋的价格。

阜新的老年人比较多,因为上下楼不方便更喜欢住低层,这就导致一些没有电梯、位于顶楼的房子无人问津,价格也因此便宜得离谱。

此外,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一些煤矿为了补偿下岗职工,往往会给他们提供多套回迁房。

这些人房子太多住不过来,就会将多余的房子推向市场出售,导致回迁房市场的供应量较大。

但当地的人口数量有限,对住房的需求相对较少,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回迁房的价格难以提高。

自从支柱产业轰然倒塌后,直到今天,阜新似乎还是没有找到新的转型道路。

阜新的年轻人在家乡看不到希望,纷纷前往沈阳、大连、北京等大城市寻找机会。

从2001年到2021年,20年间阜新累计流出24万余人。

年轻人的外流导致阜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阜新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达到了25%左右。

老年人口比例过高,影响了城市的创新活力和消费能力。

一座失去活力的城市,房价怎么可能会高?

白菜房是阜新身上的伤疤,揭开这块伤疤,背后是汩汩流出的鲜血。

可无论多么痛苦,阜新依然拥抱着奔向它的人们。

来阜新买房的人无非两种,一种是努力过后小有积蓄,发现再努力下去也没有用了,来阜新养老的;另一种是从事线上工作,不用去外面抛头露面找工作的年轻人。

李鑫是寻羊书店店长,在阜新生活的90后小伙,被粉丝亲切地称为“老头”。

去年,李鑫的新书《躺着奔跑》出版,这本书记录了李鑫从磕磕绊绊开书店,到成为阜新小城里的“网红”的历程。

书中提到了他所坚信的两件事:

一是欣赏大都市的快,也喜欢小城的慢,在小城也能护好心中小火苗,在慢节奏中学习和成长;

二是他很快乐,就算以后生活艰难,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网上都说他们是来阜新躺平的,但真的留在阜新的人,有哪一个不是曾经努力过或正在努力生活的?

现在,阜新又多了一种人,努力生活的女孩们。

据阜新的购房中介介绍,近年来在阜新买房的客户中以女孩居多。

她们的背后,都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婚姻经历,或一个令人窒息的原生家庭。

晓琳(化名)生活在一个传统的家庭,大学毕业后,她一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想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父母开始不断地逼婚,几乎每周都有的相亲活动让晓琳感到十分痛苦。

晓琳曾尝试与父母沟通,表示想要先发展事业再考虑婚姻,但父母却固执地认为女孩子早点结婚生子才算安稳。

偶然间,晓琳了解到了阜新的低价房信息,燃起了去一个不被打扰的城市安家的想法。

不久后,她瞒着父母独自来到了阜新考察。

到阜新的第二天,晓琳就看上了一套价格合适的小房子,用自己工作几年攒下的大部分积蓄买下了这套房子。

买房后的晓琳,开始慢慢布置自己的新家,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之后,晓琳找了一份工资不高但相对轻松的工作,加上剩余的存款,足够维持生活开销。

闲暇之余,她还会去探索阜新的大街小巷,结交新的朋友。

然而,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阜新的基础设施和娱乐设施相对较少,有时候她也会感到孤独和无聊。

但对于晓琳来说,这里没有父母的催婚,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已经让她感到十分满足。

来自江苏的西米,在丈夫那里找不到任何安全感。

因为丈夫付了房子的首付,工资也比她高,尽管房子写着夫妻二人的名字,丈夫在她面前也总有优越感。

婚后,迎接她的是丈夫的出轨和无休无止的争吵。

两人争吵最厉害的一次,丈夫让她滚出去,理由是他付了房子的首付,还贷能力比西米更强。

后来,丈夫投资失败,房子便由他自己做主卖掉了。

与丈夫离婚后,西米带着孩子回到娘家,但她很快发现,离了婚的女人,是没有家的。

2023年2月,西米带着两岁的儿子来到阜新。

两周后,她就花费2.4万买到了自己在阜新的之一套房子,位于某小区6楼40平的房子。

因为是毛坯房、面积小,且小区楼下就是火车道噪音较大,所以房子价格便宜。

半年后,为了能跟孩子有各自的空间,她卖掉了这个房子,在同小区花3.2万购置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

现在,西米主要通过线上工作维持自己和儿子的生活,也会做一些如帮人“云看房”等 *** 来增加收入。

在阜新,她结识了很多外地来买房的年轻人,也逐渐找到了生活的踏实感和归属感。

对西米和很多女孩来说,就算在阜新的生活有千般不好,也总比让她们在婚姻的泥潭里挣扎,最后葬送自己的一辈子要强得多。

更何况,阜新对她们很好。

阜新的资源虽然枯竭了,但它依然敞开怀抱迎接每一个奔向它的人。

阜新,这个被网络带火的“东北新鹤岗”,在迎接疲惫的年轻人的同时,也在迎接更多向往新生活的女性。

当被赶出家门的女孩,再次面对“你有家吗?你的家在哪”的质问时,阜新就是她更大的底气:“阜新就是我的家!”

— END —

参考资料:

1、极目资讯:《2万元全款买房的“新鹤岗”辽宁阜新:矿产枯竭之后,二十年人口流失24万》

2、金融界:《每平米低至400元、一套房2万元!逃离大城市,年轻人涌入阜新》

3、每日人物:《没家的女人,去阜新买房》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